1、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中希望通过乡村教育助民富,启民智,享民权,保民族。他提出教育与政治相配合,将生活用教育的方式加以改造,不是仅仅强调教育的中心地位,而是教育融入生活,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并想以教育来唤醒民众,使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第陶行知在乡村大力推广教育,促进其发展,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的光彩至今仍然历久弥新。劳苦大众的子孙可以有机会接受教育,体力劳作与学习知识想结合,这在中国教育历史上也是首例。第陶行知还认为品德对学生和教师都至关重要,他认为教师只有把品德高尚才能真正称其为老师,并且要以行为为学生做好的示范,还要积极的改造中国农村的现状,肩负重燃民族希望的责任。教师不单纯的是知识的教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更要成为自我修养的.锻造者。教师应把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首要任务。第陶行知提出使乡村教育更加科学,强调科学、实际在乡村的推广和实践。陶行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以四书五经为基础的私塾教育模式,开创科学走下农村的新局面,并以教学实验的方法,帮助农民进行生产劳动,用科学武装农民的头脑,为他们解决难题,开拓视野。
2、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3、(校史阅读)三十期|深切缅怀恩泽永存&庆祝敬文馆开馆二十周年
4、1917年受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校友、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郭秉文的鼓动,准备回国任教。在孟禄教授的争取下,得到哥伦比亚大学允许回国收集资料,撰写博士论文。后因论文底稿不慎毁于大火,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都市学务总监”资格凭证。在离美回国船上与人谈及回国志向时说:“我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
5、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6、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7、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现代的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是要受现代的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陶行知指出:“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8、学校对于学生所要培植的也是生活力。它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个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
9、30多年来,虽然学界和实践界对陶行知思想的学习、传播已经做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客观地说,陶行知恩想迄今仍然没有成为指导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实践,它尚未发挥出其所应发挥的作用。还有相当多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并不熟悉甚至几乎不了解陶行知思想。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显著增加,大部分学校的物质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相比之下,更加健康、清晰的教育理念并没有为人们所掌握,思想性、观念性的障碍依然不少。教育的民主化进程虽然不断进步,但进步的幅度和成效仍不能让人感到满意。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办教育,如何真正按照教育的内在规律办教育,仍然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今后陶行知思想的传播、研究与实践有赖于青年学者和青年实践者的努力,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使“陶花盛开”的蓬勃景象长存永驻。
10、总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有创新特点,对我们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我们要从中汲取营养,让自己成为更棒的班主任,更棒的教师。走进陶行知读后感2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读罢《陶行知教育文集》,掩卷沉思,我觉得获益匪浅。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觉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越是钦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动于他人格的伟岸。
11、陶行知把特殊人才教育视为密不可分的建国教育和抗战教育的结合。抗战是首要任务,而建国是不远的目标,在育才学校中通过培育苦难儿童中的特殊能力的人,根据生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培养难童中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为抗战出力,为之后的国家建立建设出力。在对抗侵略的战争中,要想解决根本问题,通过扶助一个战争中的孩子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大力兴办培训人才型的学校,才能使更多的中华子孙成为利于人民,国家的人才。
12、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13、(由此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14、实践期。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幼儿师范学院,并且在他的奔走努力下,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成立。陶行知强调要将生活材料用于教学之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方法。后来在他以及一些幼儿教育先驱者的努力下,以陶行知具体鲜明幼儿教育思想为目标的幼儿园纷纷建立,给当时的中国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带来了曙光和希望。
15、今日的教育家,必定要在“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地的边疆”两种要素当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起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大丈夫不能舍身试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岂宜随便过去!但是这种人才,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现?究竟要由什么学校造就?究竟要用什么方法养成?可算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16、他认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学习,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17、KeywordsTao;EducationalThought
18、从生活的横向发展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
19、 陶行知强调培养人的创造能力,主张创造教育应从儿童抓起。他撰写了《创造的儿童教育》和《民主教育》等文章,提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需要“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创造教育理论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0、总而言之,“儿童的培养不只是文字技术的训练”,会认字,会算术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对幼儿的教育应该融入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的接受学习知识。
21、德育思想居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首位,是其教育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德育思想源于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具有实践性、进步性和人民性,对于当今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22、1916年秋,陶行知接替凌冰(1891-19民国著名学者)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学生会和“中国教育研究会”年度主席。
23、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深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晓庄学校实行。主要分为三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4、为此,由大学生社团管理中心主办,陶行知理论研究会承办的微视制作比赛“校园中的陶行知”正式开展~
25、意义:小先生制是穷国家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
26、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7、是啊,我们学习不能像书呆子一样,所以,我每天写完作业后,都会拿出在学校借的课外书,或者做一些有用的习题。吃过晚饭后,我就会和邻居家的同学一起玩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数学口算,还能放松我们的心情呢!
28、要进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将其与传统教育区分开来。陶先生称传统教育为吃人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下学生只读死书、死读书,逐渐失去了生活里、创造力。相较而言,生活教育则刚刚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读活书、活读书,这样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这种是非分明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一语道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且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29、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对于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30、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1、生活决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很多问题和方法都是来源于生活,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农村学校,农村幼稚园就是让儿童从农村的生活中接受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家庭、幼儿园提供给幼儿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幼儿的教育。
32、来源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在美国受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理想,而他回到中国,发现中国的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经过实践的探索,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33、(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34、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3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6、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学,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书,也不再教学生,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和一的精髓
37、教学“做”字当头,没有学生的参与、行动、思考、探索、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相长的同时,陶行知还认为,“做”非常的主要,教和学都应落在“做”字上面,没有做,就没有实践,没有经过实践而得出的真理不是真正的真理,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积极参与、行动,思考,然后探索、创造出来的,才是真理。但教师实施的这个过程才叫做教育。教师用嘴告诉学生,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而获得知识的传统教育,就好比人类吃维生素片代替吃蔬菜,吃各种营养剂代替食物,虽然营养一样的吸收了,但是人的消化系统却没有发挥他应有的功能,久而久之消化器官便会退化。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实践探索,直接从教师那里拿来已成型的知识,他们的大脑没有思考,就慢慢的会退化,就会变成一个生锈的转不动的机器。
38、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陶行知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39、从1936年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入了后期的发展阶段,由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政治实践上,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斗争,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斗争直至1946年7月25日去世。他的死,“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40、申国昌郑腾|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41、陶行知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德育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42、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43、1946年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
44、因此我认为一个智慧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个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学生、爱学生,让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应该有自己的魅力;也要善于用激励的方法去激励学生,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最重要的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下面我就这几点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45、教学做合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46、(1)生活教育(A).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
47、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48、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强调对人的教育要从小做起,重视人格的培养;强调儿童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尊重儿童的人权,培养和鼓励儿童创造性的思维。在中国普及幼儿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改变过去忽视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态度;要改变办园的方式方法,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普及女子幼儿教育;要改变教师的培养制度,形成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要创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49、①把书作为一种工具,主张过什么生活用什么书;
50、(2)提倡“教学做合一”是因为“行是知之始”,行动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
51、陶行知认为,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法、学法、做法应当合教师既教又学,学生既学又做;教学不只是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
52、培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