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孟子名句及翻译及感悟)。
2、(译文) (孟子说:)“孔子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对该教学建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3分)
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8、如果感受不到这种气势,那光看看《孟子》实在是太可惜了。
9、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正确答案:语文课程是最富有人文内涵的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其中蕴含的情感之前,需要学生对文言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本课有很好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选用好的导入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运用范读、自读等多种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感受读书的乐趣,领悟文言文的美;最后再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有条理的引导学生发掘文章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备课,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11、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
12、特殊句式: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判断句和状语后置句
13、(感悟)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14、释义: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15、仰起头来看看,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君子所经过之地的百姓得到教化,而他(君子所弘扬的)的精神(即指思想)得到留存。
16、出自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下》。具有仁义之心的人,无敌于天下。用至仁去讨伐那些不仁之人,怎么可能会出现血流成河,将木槌都飘起来呢?
1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9、观点三: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0、心得分享:人各有所长,每个人都有别人值得学习和尊敬的地方。所以人无须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孟子说世间有三种达尊:一种是爵位,一种是年龄,一种是德行。组织中职位级别很重要;社会上年龄资历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德行。有德不在年高,有才不在位高。“德”是通行的货币。
21、(感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22、 其实我认为明太祖是多此一举的,想想自己是如何得到的政权,道理就很明白了。
23、释义:如果人人爱自己的亲人,尊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
24、正确答案:(1)答题要点:引入教学内容,借歌词中“英雄人物”与苏轼词中“风流人物”探究周瑜形象。拓展课堂资源,激发学生兴趣。(2)答题要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需要通过有层次的设问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该教师先由《三国演义》片头曲引入,让学生思考歌曲中“英雄人物”与“风流人物”有何不同;然后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一句引导学生得出苏轼带着尊敬态度写周瑜,并且周瑜是特别浪漫、懂爱情的,进而教师总结“风流人物”不仅要有侠胆,还要有柔肠;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词中“雄姿英发”来概括周瑜英雄气概,别借此发问除此之外“羽扇纶巾”展现的周瑜形象,得出周瑜富有文采;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周瑜的形象即刚柔并济、能文能武,并对一开始的疑问作出了呼应解答。
25、(翻译)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26、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7、作文素材|100句经典电影台词,绝佳作文素材,收藏起来慢慢学
28、我认为,不朗诵——大声朗诵,无法感受到《孟子》那种如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的气势。
29、C项,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的办法。“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办法。
30、正确答案:C名著阅读导读作业可以既有限制性,又有选择性
31、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2、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33、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34、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35、《孟子》名言50句,让我们一起品味圣贤智慧,感悟人生哲学。
36、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37、《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38、正确答案:C活动三能够体现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理念
39、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40、(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41、明确 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42、“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也都抬头看得很清楚。
43、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44、(2)以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5分钟时间思考讨论,仔细品味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在动词的使用上的特点。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45、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46、正确答案:(教学目标)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确立依据)①依据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较为浅显,说理性强,学生在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即论证的方法以及排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②单元介绍对教学作出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程,要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③本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要有所成就就会有所磨炼,逆境中更应具备勇气和力量。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语感以及文言常用语法的积累,但学生受生活经验限制,对文中所要表达的的道理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够在情感上完全树立此意识,因此会作为讲解的重点。
47、正确答案:C选修课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多方面的差异
48、我对于《孟子》真的感情很深很特别,特别之处在于,《论语》、《传习录》我是通过看书的方式进入的,而《孟子》我是朗诵着进入的。
49、正确答案: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效,仿效)(《庄子逍遥游》)
50、《道德经》中还说过一句话叫“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一个人手中的武器已经很锋利了,但越锋利,刃就越薄,遇到稍微硬的东西就会损坏,所以不能长久保持。同样的,一个人功成名就了,却不懂得退让而一味地追求更多,那么就无法保持长久。
51、(感悟)不管什么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没有远大梦想,也要坚持修炼自己。
52、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经”而跻身于“四书”,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史上的“孟子升格运动”。
5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4、正确答案: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5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56、……《锦瑟》,教师列举含有典故的诗句......古典诗词创作的用典传统,下列诗句不适合的是(3分)
57、……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体悟其多样的内涵。下列含“云”意象的诗句,意图表现人生哲理的是(3分)
5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战国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59、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60、上面的人(指当政者)爱好什么,下面的人也爱好什么,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厉害。一个君子的道德表现好像是风,广大人民好比是草。风向哪边吹,草便向哪面倒。
61、①运:运转,转动 ②所以:表原因 ③乍:突然、忽然。
62、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63、天将要把重要的任务加到某人的身上,一定要先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如意,这样便可以震动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
64、作文素材|学霸爆款!满分作文中的208句名言金句,小本本摘抄下来
65、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66、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67、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68、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前不久有人在群里发捐助的信息,有群管理员告知他要按照规定落实上报才能发布,可是那人态度十分不好,说是只有爱心,不管群规。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例子。你发的信息都不知道真假,会让很多不知道的群友上当受骗;你不正确的捐助方式,即使是别人真的有难,那也可能是越救越难。真的是愚昧啊!
69、孟子说:“老百姓生活和生产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对待啊。”
70、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71、译文:孟子说:“一个人说话太随便,是因为他不必为此负责罢了。”
72、所以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儒家也反复强调:要去爱别人,先学会爱自己。过自尊自信自强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的爱才有力量,才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