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付出不求回报)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2、1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学会和身边的人相处,学会爱身边的人,这也是一种修行。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像是一面镜子,都能反映出我们自身的缺点,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改善自己。每个生命都是奇迹,每个经历都是缘,不要忽视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也许是你前世的亲人或爱人。(佛语经典语录放下)。
4、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住着,远离诸相;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
5、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6、我们时时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自私自利、欺骗压迫就会逐步缓解和消除,人间就会充满谅解和爱心。——净慧法师
7、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佛语经典语录放下)。
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
10、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1、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2、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13、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不要太认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人活着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把快乐找出来。什么都追求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不是最好的活法。你随和,生活才随和。
14、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15、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6、1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17、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18、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又云(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
19、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20、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1、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22、1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3、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4、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25、13)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26、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8、真正的平静不是你静坐可以几个小时不起,而是用一颗平和的心态看人间万象,听花开的声音。平静来自内心,勿向外求。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过好一生。
29、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30、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1、有缺失,才会有希望。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我们要以完美的心,接受并不完美的人生。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完美。
32、25)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3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34、佛说,别人能帮的了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真正帮的了你一世,这个人就是你自己。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向别人求助,要学会靠自己救助自己。谨记:求人不如求己。
35、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6、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37、人死如灯灭,财富自然也无法带到坟墓里去,既然如此,又何必生前那般吝啬呢?。
38、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9、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0、总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无须看别人的眼神,不必一味讨好别人,那样会使自己活得更累。当有人对你施不敬的言语,请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烦恼。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
41、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42、当你修炼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以宽恕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同情之心向下看,以感激之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当你能够忘记你的过去,看重你的现在,乐观你的未来时,明白成功不会显赫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43、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44、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的男男女女也都是性格不完全相同的人,只有等到那个对的人,并且双方互相理解、互相接纳,才能谱写出一曲爱的赞歌。
45、23)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46、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47、吝啬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给予的快乐,也不会感到自身所拥有的快乐。
48、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了;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淡了;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
49、我们之所以活得累,往往是因为放不下面子来做人。虚荣心无限膨胀,蒙蔽了真实的自我,分不清什么是需要和欲望,把别人的眼光当做行为的最高标准,把别人的恭维当做人生的最高奖赏,完全迷失在世俗的迷宫中。把面子拿下来揣在衣兜里,素面朝天,你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没那么沉重。
50、三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51、8)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52、(众生与人生)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众生」。「众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53、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54、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5、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56、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57、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8、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59、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
60、17)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61、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智慧。多原谅别人,会善待自己,多恭敬别人,会庄严自己。
62、参问之要在专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
63、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64、愿佛法的人生伴随你,观音的慈悲充满你,文殊的智慧带领你,地藏的愿心加持你,普贤的行愿成就你!
65、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66、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67、人的身体有残缺不算苦,人性的残缺才是真正的苦。世间的灾难祸害大都是由手脚完好、心灵残缺的人造成的。
68、佛说:大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荆道可见矣。
69、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70、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善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除却杂念私心,少些攀比计较,才会随缘自适。
71、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72、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73、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又云(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
74、在美好的爱情面前,每个人都希望能找到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人,而这需要缘分。
75、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爱心和智慧来面对这一切。
76、常常责备自己,不断改进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77、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78、能够温暖的对待生命中的一切,不必要感叹那些辛酸苦辣,用自己的坦率去和生命交流。生活依然,平常依然,微笑依然,看看这人世间,屈指数一数,哪个能少了历练,哪个能少了遗憾。一场人生,一场尘缘,一份情怀,来时来,去便去,从容自在,淡然释然。
79、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牵挂,不计较,是是非非无所谓。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失去好心情。把握住自己的心,让心境清净,洁白,安静——放下不等于放弃,执着不等于坚持。
80、虽然你讨厌一个人,但却又能发觉他的优点好处,像这样子有修养的人,天下真是太少了。
81、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愚痴的人,凡事都朝坏处想,愈想愈苦,终成烦恼的人生。世间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82、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83、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
84、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85、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86、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8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
88、莫击念念,成生死河。轮回六趣海,无见出长波,念想由来幻,自性无始终,若得此中意,长波自当止,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如何息妄情,还归空虚坐?虚无是实体,人我何所存,妄情不须息,即泛般若船。
89、其实人何苦活得那么累呢,在钱能满足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不如改变心态,把赚钱当作是一场轻松愉快的游戏。
90、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